简介

皇后难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25:诈死(1/2)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这一场雨下的很大, 用力的冲刷的, 像是老天爷刻意的想要将前一夜的悲事给冲刷干净, 可已经发生的事情如何能够洗掉, 就像是已经逝去的人, 不能够回来。

反而是悲伤, 愈演愈烈。

大雨下了整整一夜, 清晨时,灰蒙蒙中终于停了,气温也降低了许多, 一夜之间,阜阳城的百姓出门去的时候都得披上一件外衫。

朝堂上的空气比昨日还要沉闷。

要说昨天诸朝臣只是知道皇后娘娘和小公主被困火海没能救出来,心中还怀着些虽然不可能但万一是奇迹的希冀, 今日却是要面临皇后娘娘殡天和小公主过世的双重打击。

还有的就是来自刑部常大人的调查结果。

灭火后, 废墟中一共找到了五具尸首,皆是女性, 这人数与审问出来的结果一致, 屋内当时除了小公主和皇后娘娘之外, 还有皇后娘娘的贴身宫女木槿, 还有个杂役小宫女以及两个拎了水桶进去, 没有再出来的宫女。

按着询问出来最后见到的情形,尸体所在的位置也大致符合, 两具尸首在门口靠内的位置,应该是两个宫女的, 最中间有三具尸首, 应该是皇后娘娘与木槿以及杂役小宫女,其中有着皇后佩戴之物的尸首,就是皇后娘娘。

但废墟之中,始终没有找到小公主的尸首。

孩子才出生两个多月,怕是早就烧成了灰烬,昨天傍晚没有找到,昨夜那场大雨过后,现场更是找不到什么了,化成灰烬的早就被大雨给冲刷走了,而留下的,全是焦炭。

而引起大火的缘由,据皇后娘娘身边侍奉的红莺和苏嬷嬷所说,是淑妃娘娘撞倒了灯柱,灯柱倒向床,点燃了床幔,这才引起了大火,而当时淑妃之所以会撞倒灯柱,是因为她忽然出现在厢房内夺走了小公主,还妄图把小公主带走,皇后娘娘和那杂役小宫女与淑妃在争抢中,不小心撞倒的。

大殿之上,刑部尚书常大人,用了不小心这个词,来解释灯柱的倒下,大火的起源,可却无法替淑妃解释她为什么突然出现在永和宫的厢房内,又为什么会夺走小公主,她想把小公主带去何处,到底想做什么。

而最后,皇后娘娘和小公主被困火海,淑妃却从火海中逃了出来。

这些都得等淑妃醒了之后才能解释。

而刑部尚书常大人用的“不小心”三个字,在这大殿之上,诸位大臣眼底,忽然显得特别苍白无力。

不管是不是不小心撞到的,淑妃去永和宫强行抱走小公主,和皇后起了争执,导致灯柱撞倒引起大火,那她就是这场事故的罪魁祸首。

纪灏坐在那儿,眉头不经意一皱,昨日常大人禀报上来的事情中,并没有提起红莺和苏嬷嬷的交代,按理说连夜审出来的,是要在早朝时启奏禀报,时间上也符合。

但就是这件事听着,有一种莫名的刻意感,到常大人说完之后,这件事的归结点就都在了淑妃一人身上,尽管她还没醒来,没有对这件事做任何的解释,但不论她醒来后说什么,整件事的起因,就是因为她。

开脱不了。

殿上很安静,偶有几位大臣的交头接耳声,很快又归于了平静。

所有人的脸色都很不好,皇后殡天,还是这样的原因,那些老臣们无不哀叹,卫老国公心中却愁起了淑妃的事,这件事要真是意外就好了,可常大人这么查出来,并不是意外这么简单。

沈家不会就这么算了的,闹腾起来,朝中向着沈家的那些大臣也不会就此算了。

本来这件事的处置也不难,就算是淑妃的错,打入冷宫也好,偿命也罢,逝者已矣,就是以命抵命,但卫老国公愁就愁在他知道淑妃在皇上心中的重要程度。

这件事最后会演变成什么样的结果,其实就看皇上怎么办。

可恰恰,卫老国公愁的就是这个。

殿内安静了一会儿,荣昌侯站了出来:“皇上,不论如何,娘娘殡天,还是要让她早早入土为安啊。”

常大人他们在查的时候就已经是对皇后娘娘的大不敬,现在事儿已经盘问清楚,就该让皇后娘娘早早入殓,今天沈侯爷是不在这儿,他若是在,得是多大的哀伤。

荣昌侯这么一说,几位大臣纷纷站出同意他的说法,刑部那儿该查的也都查清楚了,皇后娘娘和小公主葬身火海,说句不好听的,烧的就剩下骨头了,还能怎么查,自然是要尽早入殓,厚葬与她,入土为安。

孔学士还建议,要请大佛寺的高僧来为皇后和小公主诵经安抚魂灵。

这几件事,哪件都拖延不得。

站出来的大臣越来越多,几乎是大半的人都站出来跪请皇上让皇后娘娘今早入土为安,对于这件事上,卫老国公也是这么觉得的,也跪了下来。

纪灏看着这满朝文武的共请,皱着的眉宇化不开,明知这件事透着蹊跷,他却不能在这时候反驳请求,人死还不让其安稳,他会被天下人诟病。

沉默了许久,纪灏传了礼部尚书,将皇后和公主的身后事交由他来操办。

……

在皇后娘娘和小公主意外身亡的第二天下午,宫中摆起了灵堂,阜阳城中家眷夫人入宫哭灵,所有铺子挂白绫闭门三日,穿素衣,在家哭灵三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皇后难为请大家收藏:(m.wanwenw.com)皇后难为万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