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造反生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2章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李宗嗣实在是思念铠甲了,打一群拿着木棍的敌人,居然弄得人人带伤。要是大伙儿都披着铠甲,会弄成这样?就是心里上,也觉得自己安全吧。

本来李宗嗣想弄竹甲,把大毛竹劈开,用油脂炸了。横着劈砍是有点儿防御力,可是竖着就没用了,直接成两半。不是有个成语么?势如**,竹!

没办法,李宗嗣又把注意打在铁甲上:“现在咱们的第一座土楼基本完工,就差内部装修了。拆下来的木板铁件还能用,工坊里也没啥大活了,造铁甲没问题吧?”

张九道:“一副铁甲要几千个铁叶子,就是工坊这些人不吃不喝一个月,也造不了两副。你就别想了,两百领,你想瞎了心吧。”

李宗嗣也想过这个问题,造扎甲根本不可能,他没这个人手财力。板甲更扯淡,那个得量身定制。

都是一个村供养一个的骑士用的,你说大规模装备军队,万一锤破了洞,变形了,就全废了。死了的,也不能马上扒下来给别人穿,还得试一试能不能穿的上才行。

所以李宗嗣继续他的略懂大法,结合了扶桑当世具足条形胸甲,和关宁军的龙虾护臂,甲裙也是一样条板样式。头盔则是明代大帽形制,里面有减震皮带,同时加宽了盔沿,遮阳挡雨。有箭雨,把头低下就行了。

这样的盘子盔制作更是省事儿,水锤一砸一个。运输也方便,跟碗一样,摞起来就是了。

于是李宗嗣拿出炭笔和纸张,一边画一边说“你看,我们现在有水车,完全可以造一个更大的铁锤,造好模具直接冲压。而且比人工的力量更大,胸甲造成鸡胸样式,不但可以让刀箭滑开,即使被弓箭射透了,有了中间的空挡和胖袄,也能保住一命。”

“而且条板坏了,直接拆下来换一个就是了,坏了的回炉也方便。你去俘虏里面挑,看上的你都划拉走。材料、人工、机械咱们都有,一个月两百领。”

张九思索了一下,李宗嗣说不清楚的,他一想就能明白。拿着图看了半天:“按你说的,应该没问题。而且重量还能大大的降低了,多造几个模具,人看着水锤就行。”

李宗嗣道:“先造出一副来,试一试。大伙儿挑挑毛病,没问题就给我开工。”

张九拧着眉头:“你想过没有,你这里出了两百甲士,会不会太刺激官府了。”

李宗嗣道:“把安全放在不被注意上,可不是长久之道,只要咱们够强,他就是刺激到了,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梁兴、周文广、王俭作为武人,当然喜欢甲胄。此时最是赞成李宗嗣,有了甲胄防身,就等于多了一条命啊。

众人又开始讨论,撇开了后背开口的样式,改成了单肩开口。用皮带扣住,再用腰带勒住,这样一个人就能穿戴。

张九算是接受了命令,开始了他的军工厂厂长生涯。王俭的婆娘胡氏,也带着妇女们开始养殖生涯,成了养殖场厂长。李允平依旧是儿童团团长,放哨、巡逻、喂马、劈柴、制作箭矢都是儿童团的事儿。

梁兴暂时担任步军头领,王俭副之。周文广任马军头领兼职探马。挑选能骑马的兄弟训练,准备成立马军。

同时从长枪兵里挑选勇猛的,进入盾兵。盾兵立功的去长枪兵里担任队长。

目前十一人为一队,设立队长一名。为啥要设立十一人为一队?因为蹴鞠需要十一个人。

编练完整后,盾兵五十五人。长枪兵八十八人,马军十二人,战马两匹,驮马五匹。不足者从军户里挑选,补足缺额。马军此时只是训练,战事视情况参战。

李宗嗣统管全寨。

李宗嗣借用大胜流寇之威,首次确定了职衔。

喜欢我的造反生涯请大家收藏:(m.wanwenw.com)我的造反生涯万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