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造反生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1章 流寇伏尸十余里 小明山威慑四方(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敌人的尸体由俘虏的流寇挖了坑,横七竖八的埋了进去。众人这才返回营地休整。

过了几日,死了的下葬了。打的好棺材,李宗嗣带着整个小明山的军户经行祭奠,极尽哀荣。并且再次重申,家眷继续赡养。这让整个军户们归附感更强了。

此时先前招募的流民待遇跟老兄弟们一样,李宗嗣称之军户。俘虏的二百三十多名流寇,则成了新的压榨对象,代替了妇女儿童们经行劳动。

吃饭排队,三天必须洗一次澡。不听话轻则打板子,重则斩杀。当众杀了几个逃跑的,剩下的都老实了。

先前编入队伍的壮丁,则继续服役。他们不参加任何劳动,只有一条,训练!训练!李宗嗣要求他们跑得更快,跳的更远。做俯卧撑,拉长弓练习力气。

现在人人配弓,每天必须射满一百支箭。李宗嗣在一百五十米处画了一个直径百米的大圈,不要求别的。只要把箭射进大圈里就行,还要求速度,一分钟最少六只箭算是及格。

等熟悉了,再要求准确度。在李宗嗣认为,什么一个弓箭手练习三年才行的理论,有一定的道理,但不是全对。

只要你长得壮实,吃得好,能把弓拉开就行了。你面对的敌人也不是现代热武器的散兵线,而是密集列阵的军队。远了抛射,近了直射,总能蒙住一个。

扯开弓,瞄了半天射一箭。不说准确度,这样你能开几次弓?所以李宗嗣要求只有一条,拉满即射。战斗之前不用瞄准什么的,听命令,箭矢搭在弓弦上,一听命令就开弓,把箭矢射到一个大概的区域即可。

有了手套,三根手指开弓,肯定比用大拇指开弓力气大。缺点是,用大拇指是把箭矢弹出去。地中海射法是把箭矢打出去,所以常常有箭矢掉落地上的事情发生。所以李宗嗣加深箭尾的凹槽,把箭矢给我卡在弓弦上。

现在李宗嗣的人口增加到了六百多人,即使俘虏李宗嗣也不会克扣他们的粮食,只是他们只有盐水拌饭,或者有点儿野菜罢了,吃饱没问题。

为了维持军队的训练量,肉食必须得到满足,所以粮食的消耗更大了。李宗嗣继续舔着脸跟许家要粮食,还有铁料。

而此时消息也传到了许知远的耳朵里,他拿着李宗嗣要钱粮的文书。

“你们怎么看?”许知远问许从义和张定兴。

许从义犹豫了一下道:“二郎练的兵还是有成果的,所以还是应该继续支持,一百人打一千多还全胜而返,当得精兵啊。”

张定兴道:“本想让他扰乱濠州,现在他躲了山里不出来了。他是能练兵,可是才一百多而已,不顶什么用的。我看最少要训练五百人,才能把那些邬堡打下来。照这么下去,什么时候才是成了?”

许从义道:“这才几个月啊,小明山四周都是平原,乃是官军进攻的必经之路,他又要建立城寨还要练兵,背后还有水匪如芒在背,所以需要继续支持。等他站稳脚跟了,就能自给自足了。”

张定兴道:“我不反对继续支持,可是这不是交易,知道内情的人太少了,每次都得小心运送。以前一两百人也就罢了,现在居然六七百人了,太难了。”

“退一步,若都是壮丁我也认了,可是都是什么人呢?女人、孩子、俘虏!精锐只有那一百多,他这是要干什么?这不是练兵,是建立庄园了。”

“可毕竟还是有成果的嘛”许从义底气不足,他也不明白李宗嗣是什么想法,在许从义看来。跟其他山寨一样,招募几百壮丁开干就行了,人多了去了,死了再招募呗。

许知远思索了一下道:“二郎的想法是要练精兵,粮食咱们有的是,就是一万人我也供养的起,但是咱们也困难,毕竟不能大张旗鼓。这个要跟二郎说清楚,这次铁料可以多给一些,粮食告诉他以后自己想办法。不要怕死人,就是死光了,他能好好回来就行了。”

喜欢我的造反生涯请大家收藏:(m.wanwenw.com)我的造反生涯万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