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神都锦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三章 施工队与收割队(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李治看着金殿之上,那些成天把“为国为民”挂在嘴边的公侯们,还有那些标榜自己“忠孝诗礼”传家的世家大族们,为了自己的私利,居然合起伙来攻击一名年轻官员,理由听起来十分“合理”,几乎找不出破绽。

可以说,要不是临上朝前,“英国公”李绩给李治看了一封私信,按眼下这些人的说法,恐怕李治还真不知道怎么处理为好。

李治心里非常的失望,尤其是看到自己平日多加关照的皇室成员,在其中嗓门最大的时候,他平生第一次怀疑“朕是不是对他们太好了?”

“太极殿”上,众官员的声音渐渐平息,大家一起看着李治,按惯例,此刻应该是皇帝表明态度的时候了。

李治微微叹口气,刚要开口说话,忽然看到又有一名官员出列,道:“陛下,臣有话说。”

李治看了一眼,见是老国公刘弘基之子刘仁实,于是道:“刘卿家但说无妨。”

刘仁实道:“陛下,‘卫岗乡’占用百姓耕种时间一事,臣以为,其他不论,至少应该等到秋粮收割完毕后,根据实际情况再做定夺,此时谈论,未免早了一些。”

李治很意外,这位向来很少在政务上说话的军中将领,却能说出如此稳妥且有见地的话,着实很难得,他在心里记下了这个名字,口中却说:“刘卿家所说不无道理,朕自会斟酌。”说完,他对殿里所有人道:“还有哪位卿家要说?”

等上片刻,李治见无人再说,于是道:“卫岗乡的事,先按方才刘卿家所言,待秋收后再议,相信届时自有结果。”

皇帝做出了最后决定,自然无人再去触怒龙颜,所有人都以为此事也就这样了。

哪知道,散朝后,两位在“卫岗乡”事上发言最为积极的皇亲被留了下来,到了午后,宫里传出消息,他们都被皇帝罚俸一年,具体原因,没人知道,只知道皇帝冲他们大发雷霆,严加斥责……

能够立足朝堂的,都不是傻子,皇帝的态度,清楚告诉了所有人,“卫岗乡”的事上,皇帝有特殊渠道了解实情,想要蒙蔽,纯属自讨苦吃。

既然得不到支持,那些豪门大户只能回头找谢岩,请他帮忙解决人手问题。

谢岩不知道朝廷里发生过的事,他对这些人道:“由于秋收不远了,乡里人手也不足,现在工地上干活的,除了‘乡施工队’外,其他都是一些短工,各位恐怕除了自己找人外,就只能去找施工队谈了。”

施工队全名是“卫岗乡建设施工队”,最早还是那个常远提出,当时他对谢岩说:“我发现,乡民的工具参差不齐,有的质量非常低劣,影响到施工,不知道可不可以由乡里统一去城里定制?”

谢岩当时非常吃惊,他第一次从一个大唐人口中听到“统一定制”的说法,为了引导常远继续思考,他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一定需要乡里去办么?城里的作坊,能够满足一次性大批量的工具定制吗?还有,秋收即将到来,你觉得,怎么样安排,既能满足施工不间断,同时不影响秋收?给你五天,可以问人,想好了回答我,你要是答的好,我对你委以重任。”

既然能够问人,那还有什么难度?常远兴冲冲地去找“速成班”的同学去问,甚至连来上课的许爰也问了,然而,所有人商量来商量去,都只能答出前两个问题,最后一个,实在是回答不了。

人手就那么多,去秋收就不能施工,这是一个很矛盾的事,众人讨论了一整天,也没个说法,许爰最后拍板道:“去找冯宝。”

“砖瓦窑”和“炼钢炉”工地已经接近尾声了,冯宝比过去更忙了,可当许爰带着常远他们跑到工地上询问的时候,冯宝本没时间理会,许爰脸一绷,问道:“宝物呢?”

冯宝不好意思的道:“过些日子吧,等我忙完这一阵子。”

许爰道:“可以,但是这件事情你得解决。”

冯宝实在是没法子了,只能花了近一天时间,和他们先解释什么是专业化、什么是标准化。然后告诉他们,最好的方法就是成立“专业施工队”、“专业收割队”,同时大批量采购高质量的,统一制式的工具,用交替轮换作业的方式进行相互协助,具体的方式就是,施工队负责建设,收割队负责帮助百姓收割粮食,提高速度和效率。

经过冯宝这一番详细解说,大伙这才明白,原来中间有如此大的学问。

回到“驿站”,常远向谢岩阐述了三个问题的答案后,谢岩授权常远组建“卫岗乡建设施工队”。

喜欢神都锦绣请大家收藏:(m.wanwenw.com)神都锦绣万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