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何遇芳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6章 命运的指引(1/2)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芳卿心想:现在好了,赶巧人家司机师傅有事,也不用再和师傅说自己推脱编造的借口了。

看吧,自己的托词被司机师傅完美地拿去用了。

人有的时候,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说一些所谓善意的谎言,还是在别人全然不知,根本不会领情的情况下,何必呢!

现在最初的想法,被一语中的了,还是赶紧找回去的交通工具吧。

寻着站牌,芳卿找到了回去的公交,但研究过才发现,这是反方向的车子,因为是单行线的缘故,要做到正确的公交,并不是像以往那样,单独过一条马路就能实现的,这里需要跑到另一条,和芳卿所在街道平行的单行路上才行的。

古老的东西总给人以神秘莫测的感觉,看不透、猜不清的斑驳痕迹,是岁月洗礼的印记。芳卿抚摸着褪色的红砖墙,凭着自己的方向直觉,摸索着前行。

生活、工作纷纷杂杂,已经不记得自己多久没这样沿街溜达了。

阳光透过高低墙,在路面投上雅致的花格,光影层叠交替,连带着瞳仁一张一缩。

为了拓宽道路,原来路边的行道树和绿植都被迫清理掉,老旧的建筑和居民楼直接紧靠马路,临近午时的时候,在路边,连谁家倒油炒菜,吃的什么饭的味道都能闻到。

或许,人生的美,就在于这不期而遇之间。

一直未曾注意,前方不远处,迎面走来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

他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拎着看似很重的布袋,正一步一晃地要拐进路边巷子。

芳卿快走几步迎了上去,主动问道:“老人家,您家住哪?我帮您送过去!”

老人抬起满脸皱纹的脸,感激地连声道谢:“谢谢你啊,小姑娘!在里面,就在巷子里面,不远。”

芳卿没做犹豫,拎着东西,抬脚跟着扎进了小巷。

不得不说,芳卿还是具有一定的“冒险”精神的,这个社会,渲染了太多的负能量,很多人见到老人都是避之不及的,可她偏要傻愣愣地自己上赶着往上凑。

还有,难道是小时候没有太多的“坏人”吗,芳卿父母没有教育过她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吗?

这一切的疑问,估计只有当时的芳卿知道了!

芳卿边走边想:这袋子还真沉,这老人家身板够可以的啊!

“老人家,我请教下,这条巷子可以一直通到对面的马路吗?”芳卿问,原来她是想借帮忙问路啊。

据常规理论推测,巷子有进就有出,只要方向正确,基本都会连接两头的大路,从而方便生活,解决巷子里面的人从一边到另一边的问题。

可芳卿也没有忽略一个名词:死胡同!

如果所有的巷子、胡同都有出口,那怎会来死胡同一说。所以芳卿觉得还是问问当地住户--比如这位老人家,就比较靠谱。

“通的,直行没多远就出去了。”老人家说着,在路边一道小门边停了下来

“我到了,你继续走吧。谢谢姑娘!”

芳卿心里给自己画了一个笑脸,想:还真是没多远啊!

“不客气啊,老人家。”说着冲老人挥手道别,迈步向巷子深处走去。

*

一地的烟头,一辆毫不起眼的银灰色面包车停在巷尾,这个巷尾,它真的是巷尾,恰恰是没有出口的那种。

车头正冲着巷口方向,但巷子的宽度却不足以那辆车掉头,也不晓得那车子是怎么开进来的,难不成是一路倒进来的吗?

从地上烟头的数量来看,车里的人已经在这里呆了很久了。

车里只有一个男人,眼下,他正侧躺在车坐中间一排,持续地吞云吐雾,一层层的烟圈,从车子打开的推拉门里飘出来。

那位身处烟雾缭绕中的人,虽看不真切详细样貌,可左脸的一道长疤,却能生动地放大于观者的眼前。

*

得到了“住户”的方向指点,芳卿就完全丢掉了自己的直觉,只顾闷头往前冲。

芳卿的思绪在回忆里四散,曾记得当初的自己,应该是从很小的时候起,她就是喜欢“探索”的孩子:

她自己敢往假山顶上爬,因此被筑窝山顶的马蜂蛰过;

她能从锁着的铁门缝里钻进荒废的厂房,甚至还在人家废弃的锅炉里铺上稻草睡过觉,后来自己那处“世外桃源”被更大的孩子占据,她才难舍地离开;

芳卿似乎从来不惧寻找新的路线,良好的方向感加上胆大心细,让她在发现未知的路上,收获了种种“未知的惊喜”。

芳卿在巷子里又继续走了大约几分钟,也就是三四百米的样子,按照老人家的说法,大路应该就快要到了,芳卿添了一下嘴唇,看了看地上自己被太阳晒蔫后,明显缩水的影子,加紧了脚步。

右手边的一扇猩红色的大铁门刺激了一下芳卿的神经,抬头张望时,前方几十米处,赫然呈现了一道拦在路尽头的墙,芳卿心里哀怨道:她姥姥的,点背到家,正宗的死胡同啊。

可刚刚那老人不是说可以走出去吗?难不成人家都是飞出去的?

目测墙高两米以上,上方还插着明恍恍的碎玻璃碴,得,天上也是飞不过去了,还是原路返回比较保险。

做人还是要往好处想的,说不定这墙也是新建成的,老人家不知道情况罢了!

芳卿脑中只是一念,就拿定了主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何遇芳卿请大家收藏:(m.wanwenw.com)何遇芳卿万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