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重生鱼米水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4章 琢磨心思(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柳春花和柳五两个人忙到天黑,才算是把那一箩筐鱼大半都做成了鱼面。面粉用的一点儿不剩,鱼面卷儿,密密麻麻的排满了一个扑栲。放在外面晾着,等风干了,就能收袋装了起来。

晚饭自然是由于蕙岚来做,忙了一整日的柳春花和柳五就在堂屋里歇着说说家长里短的话。

于常谦空着手回来,依旧阴沉着脸不说话,径直去了自己的屋子。

他这么闷不吭声的好几天了,柳春花有些担心,伸直着脖子看了看,想等待会儿饭后,去问问自家大儿子是怎么了。

于蕙岚削了个白萝卜放到熬了半个多时辰的鱼头汤里接着煮。又抓了一小撮鱼面扔了进去,继续煮。炒了把新抽的菜薹,又舀了小半碗霉豆放在饭上蒸着。就专心的盯着鱼头汤。

香味扑鼻,柳五舀了一大碗鱼汤咕噜咕噜的喝了下去,吃惊的伸直着脖子去看饭桌上那大汤钵。

奶白色汤汁上面还撒了蒜叶,能看到煮的晶莹的萝卜露了出来。

“诶,胖丫,你这是把胖头给煮了?手艺真是好啊,甜的我还以为放了糖呢。”大姐家分得的两条胖头不是搁在水瓮里养着了吗?胖丫什么时候杀的,她怎么没注意到。

两条胖头是要留着待客的,这个时候煮了给她吃,客人来了怎么办。

“不是胖头,这是白鲢。”于蕙岚一直都紧张的盯着大家喝汤的动作,生怕味道会不对或是不够,五姨的话让她放下心来,笑着回道。

白鲢?怎么可能?白鲢的鱼头没肉不说还只腥不鲜!柳五一脸不置信。

于蕙岚站了起来,用木勺舀了下汤钵里的萝卜,扒拉出半个已经煮散了的鱼头。不论是形状还是大小,都是白鲢无疑。

柳春花又喝了一口鱼汤,鲜甜无比,没个五六斤的胖头绝对煮不出这样的味道。

“岚儿,你这是怎么煮的?”

对于阿娘的发问,于蕙岚抿起了唇角。

“我加了一点儿鱼面,阿娘这样的浓汤一锅只要两只白鲢鱼头,几根鱼面。如果拿出去卖——”

于蕙岚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柳春花打断了。

“鱼汤莫说是杨柳村了就是方林镇,谁家不会煮。要到哪里去卖?鱼面贵重,卖不出去的。”

杨柳村家家户户都会做鱼面,早前就有人想过要拿出去卖了。鱼面味道好,又有特色,本以为能卖个好价钱。

结果却处处碰壁,那些大酒楼看不上鱼面的材质,不过用的是常见的鱼肉做的。同用浓汤煮的面味道也差不上多少。

小馆子米面铺子一听说鱼面要四五十文一斤,头摇的更厉害。这么贵的面,寻常人家哪里吃得起。更别提摆摊贩卖的了,根本就无人问津。

于蕙岚也不恼,鱼面的价格太高势必是一个坎儿。但是不代表就不能卖了,只是卖的方法不同而已。

“阿娘,咱家的鱼面,不是论斤卖,是论根卖。用着白鲢的鱼头熬出浓汤加上一根鱼面,味道同胖头差不了多少。一碗汤里再加一条豆腐,就是两文。阿娘你你觉得卖不卖得出去?”

于蕙岚本就没想过能卖别人一碗面,她只想卖别人一根面。

前世如意酒楼的那坛子百年女儿红,价值千金,也是卖不出去。但是那大掌柜将这坛酒打开,一杯一杯的卖,一日就卖完了。那些人真是要喝个醉吗?不过是尝一尝这绝妙酒香罢了。

“莫要说笑,哪有人会花两文吃一根面。”柳春花还是摇头,一根面怎么能抵饱。

于蕙岚毫不气馁,这个时候她说服的不只是阿娘,还有阿爹哥哥。

“那别人还花三大文买豆花呢。”镇口的那家豆花铺子可是几十年如一日生意火爆。

柳春花横眉一竖。

“豆花是豆花,面是面,能一样吗?”

喜欢重生鱼米水乡请大家收藏:(m.wanwenw.com)重生鱼米水乡万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