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大唐之理工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章 作战规划(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因此如果以每天200里的推进速度,需要至少十天才能从夏州,胜州或者灵州出发,到达突厥总帐。假设队伍是像李治的这一只步骑军,要面临突厥部落守护圣山的苦战,又要面临漫长的补给线的压力,即便理论上确实可以达到,心理上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

可是,如果不体验一下漠北风光,能把铁蹄踏上突厥的中心地带,又怎么算得上在唐代风光一把呢?

李治便要抓住真珠可汗死后突厥内乱的时机,一举踏平突厥,抢掉李世绩的风头。特别是夏州突厥那40万骑兵被撵的像狗一样以后,突厥就彻底丧失了与唐军战斗的勇气。

唐军的战力没问题,问题就在于后勤和情报。解决了这个问题,2000里算不得多远的距离。

后勤可以用全骑兵加上轻装大车+驮马的策略,自带二十日的粮草,从胜州出发,在乌兰素海北部设营,清除突厥南部部落的抵抗。据记载,贞观二十年正月,夏州都督乔师望和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曾经深入突厥,再次击溃多弥可汗的牙帐,让他只能独身轻骑逃走,让整个突厥部落都陷入了混乱。可见这一年冬天并没有出现大雪而影响战事。

李治和他们不同,他们抗击突厥已久,并没有相熟的部落提供情报。为了解决草原上的情报问题,李治设计了一个马力拖拽牵引滑翔系统。

飞是人类很早的梦想,墨子就制作过能飞的木鸟。其实无动力的滑翔系统制作,在技术上非常简单,李治随便找来几个木工,就可以用整木做成机翼,然后加上垂尾和可控尾翼系统。

地面试验是通过滑轮组系统,通过马匹的拖拽,能产生从每小时25,50,100,400公里的拖拽速度。

想象一下动滑轮组,只要用一组马匹拉住单动滑轮组系统中固定的哪一端,然后另一组马匹拉住动滑轮,以每小时50公里的速度相反的方向冲刺,那么自由绳索的哪一段,速度就可以到一百公里。如果把这个系统增加为两个动滑轮,一个定滑轮的系统,那么自由端的速度就可以达到每小时400公里。

参考一下滑翔伞的起飞速度,只需要每小时25公里左右!而400公里的时速,别说滑翔机,就是更重的飞机,也足够用了!

蒙古高原地形简单,都是一览无余的草原。把滑翔机飞上天,加上望远镜的帮助,就能够迅速观测周围的情况,确保情报畅通,而不至于被偷袭,伏击和包围。

大家都知道,因为地平线是弯曲的,因此看远处会被弯曲的地表挡住视线。假设一个身高一米七的人站在平原上,能看到最远的距离约为4.7公里。

这个距离是可以计算的,简化公式是眼睛离平地的距离,乘以十三倍,然后开根号。请注意,眼睛离平面的距离单位是米,而开根号出来的数据,是以公里为单位的,视野中地平线的距离。

按这个公式,站在100米的山丘上,就可以看到36公里的远处(如果你看得清的话)。

那么如果我用滑翔机飞上800米的天空呢?

这个距离增加到101公里,合唐里一百七十多里,差不多相当于一天的行军距离了。

那么人的视力能有多远呢?资料表明,在稳定空气中,人类的视力可以看到27千米外的火光。一般来说,可以辨认2千米外的人,20千米外的船,5-8千米外的平房,8-10千米外的平房。如果使用10倍望远镜,意味着可以把这个距离扩大到10倍。

这说明对于突厥人的帐篷和羊群,相当于50到80公里外就可以看到。而大队人马,则80公里外都可以察觉。而夜晚突厥人的篝火,最远可以在270公里外发觉!

当然,你得飞的更高一点,达到离地5500米才能把地平线拉到270公里。

这就有点不太实用了。滑翔机只要能够观察到100公里外的动静,就已经相当足够了。

喜欢大唐之理工天下请大家收藏:(m.wanwenw.com)大唐之理工天下万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